多彩贵州网讯(通讯员 梁韵竹、许竞丹)在熙攘的工行贵阳花果园支行大厅,一次看似普通的转账业务背后,却暗藏利用老年人账户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的风险。得益于该行员工高度的警惕性、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迅速的反应,一场精心设计的“过账”陷阱被成功识破与拦截,有效保护了老年客户的账户安全,阻断了潜在的非法资金流动。
高度雷同引警觉:多名老人集中办理“买酒”转账
2025年10月6日上午,工行贵阳花果园支行的运营如常有序。一位老奶奶手持4.9万元现金来到柜台,要求将现金存入其个人工行账户后,再转账至另一家银行的对公账户。大堂经理在协助办理过程中,始终绷紧“防范可疑交易”这根弦,按规定流程询问其资金用途,对方仅含糊回答“买酒”。然而,接下来的情况迅速引起该行工作人员们的警觉。短短一小时内,多名老年客户在两名固定年轻人员的陪同下陆续前来,办理的业务高度雷同,均是携带现金存入个人账户,随即转款至同一家银行的同一对公账户。当大堂经理进一步询问“买酒”的具体细节(例如品牌、单价、购买渠道)时,老人们或茫然摇头,或含糊其辞表示“不清楚”。更令人起疑的是,当被追问现金来源时,其中一位老人仅含混回应“人家拿的”,无法提供工资、积蓄等合理来源说明。
专业研判断风险:疑点重重指向非法资金过账
综合观察到的多重异常信号——业务模式高度一致且密集发生、客户群体均为老年人、有固定年轻人员陪同、资金用途模糊不清、现金来源无法合理解释……该行工作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风险意识,迅速判断该系列行为极可能涉及利用老年人账户进行非法资金过账,潜在风险巨大。
快速联动阻犯罪:警方介入揭穿百元“跑分”骗局
事态紧急,刻不容缓。该行工作人员没有丝毫迟疑,立即向网点主管报告,并同步联系辖区派出所,清晰描述了现场情况及高度可疑点。警方迅速抵达现场,对两名陪同年轻人展开盘查。在民警的追问下,两人最终如实交代。他们以每成功办理一笔转账业务即支付100元报酬为诱饵,专门物色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老年人,利用其个人银行账户进行资金转移,目的在于掩盖非法资金的真实来源与去向,规避金融监管和反洗钱审查。最终,在民警与该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涉诈嫌疑人被民警带走进行深入调查,守护了老人们的财产安全。
工行贵阳花果园支行的果断行动,不仅成功拦截了数笔可疑交易,保护了涉案老年客户的账户安全,使其免于沦为犯罪工具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,更有效切断了潜在的洗钱或涉诈非法资金链条,为维护区域金融秩序稳定、守护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“钱袋子”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。
一审:李晓芳
二审:李懿
三审:雷晓明
股市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