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9日,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年“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”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嘉年华,在太原植物园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活动聚焦“数智+文旅”深度融合核心,依托数字化技术重构山西文旅产业生态,不仅唤醒了“地上文物宝库”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活力,更推动山西文化资源向现代文旅体验加速升级。
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赵军龙在开幕式上指出,山西正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,以“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”品牌为引领,全力打造“数字+文旅”的山西模式,助力数字文旅新模式、新业态成长,持续提升山西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。
活动现场,四大数字文旅项目集中亮相,带来沉浸式体验:“壁上丹青”数字壁画展让千年壁画“活”起来,“AR山西古建路书”大空间体验区带游客“云游”古建,“何以文明”移动博物馆打破空间限制,MR铁佛寺“诸天宇宙”沉浸空间则借助元宇宙技术还原古寺意境。这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、元宇宙等前沿领域,以科技之力将山西古建、壁画等文化资源数字化呈现,让游客直观感受“科技+文旅”的独特魅力。
展开剩余74%活动开篇,知名文史博主“杨爸图说”主理人杨大炜以《五千年很远 山西很近》为主题展开推介。他通过生动讲解与全景展示,将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,有效拉近了大众与千年历史的距离。
在山西省数字文旅创新案例发布环节,12项技术赋能文化的标杆成果集中亮相。近年来,山西构建起“上下联动、全域共创”的创新格局,11个地市联合百余家景区、科研机构协同发力,催生出覆盖数字复原、虚拟交互、智慧管理的全链条创新实践: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、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,为文化IP打造新表达;朔州文旅云体验馆、定襄洪福寺数字活化,推动古建资源“破圈”转化;老城记忆&孝义文脉多媒体空间、灵石王家庄园全感VR乐园,构建沉浸式文旅场景;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太行数字馆、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智慧服务,实现红色文旅升级;阳泉记忆1947“工业+科幻”项目、天宫映像玉皇庙数字展等,则探索出文旅产业融合新路径。这些案例充分证明,“数字金钥匙”正为三晋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为探索文旅融合新方向,活动特别设置圆桌对话环节。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导演於水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黄蔚欣、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谢宾顺、上海万生华态文化科技创始人彭程等嘉宾,围绕“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”主题,深入探讨“文旅+百业”融合发展新形势,为山西文旅借助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平台实现“弯道超车”建言献策。
现场还启动了山西文旅与上影元联合打造的“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”活动。该活动精选大同善化寺等10处山西标志性地点,设计推出晋北、晋南两条主题旅游线路,并推出多元互动玩法:游客可领取《正儿八经》手册、参与角色测试、打卡美陈、集章互动,还能体验“午睡文化”,通过这些活动兑换联动文创周边。上影股份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,上影元文化总经理,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总制片人李早表示,佛光寺唐代建筑、太行大峡谷地貌、永安禅寺壁画等山西元素,都是影片的重要创作灵感来源,期待以跨次元动画为载体,让山西文旅品牌通过大银幕触达更广泛受众。
与此同时,“数智赋能文旅推广共创计划”同步启动。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兄弟省市单位、新媒体平台及同程、携程等平台共同启动,未来将推动数字技术成为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促进文旅与多产业深度融合,实现流量向发展红利的转化。
嘉年华期间,民俗表演、音乐演出等文化活动同步开展。游客在体验数字文旅项目的同时,还能欣赏特色艺术表演,深度感受三晋文化底蕴,实现“科技体验”与“文化感知”的双重收获。
近年来,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推进文旅数字化建设进程,数字赋能文旅发展成为新趋势。从《黑神话:悟空》带动“跟着悟空游山西”现象级传播,到“东方甄选山西行”直播让景区客流激增300%;从山西博物院古建数字艺术展突破传统展陈,到元宇宙、AI、虚拟人等技术广泛应用;从“山河四省”线上联合推广,到“秦晋之好旅游一卡通”跨区域合作,山西正以数字化手段不断激活千年文脉。
赵军龙透露,下一步,山西文旅将重点推进技术融合、业态创新、品牌提升三大战略,同时深化国际传播,扩大“跟着悟空游山西”的海外影响力;完善“旅游满意在山西”服务标准体系,让“品质山西”成为数字文旅的鲜明招牌。他还诚挚邀请行业同仁与企业家赴晋合作,在技术应用、资源开发等领域深化协作,为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。
搜狐山西:张宇杰
责任编制:张雅璐
发布于:山西省股市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